美路通產品技術手冊(五)
黃霉素對鯉魚生產性能的影響
試驗處理:
設黃霉素2、4、6、8ppm,喹乙醇50ppm及空白對照6個處理組,每處理4個重復,每重復30尾鯉魚。
試驗魚:
鯉魚,平均始重33克左右。
試驗條件:
水溫24℃,每日投料3次,定期更換部份循環水,溶氧8毫克/升。
試驗結果:
黃霉素可顯著改善鯉魚的生產性能,其中以2ppm組效果最為理想(圖1略)。
資料來源:《中國飼料》,1997年,第7期
黃霉素對鯽魚的促生長效果
試驗處理:
分別設黃霉素2mg/kg、4mg/kg、8mg/kg及對照組。15尾/組,每組兩個重復。試驗期30天。
試驗魚:
平均重15g/尾左右的冬齡鯽魚種。
試驗條件:
水族箱80×60×50cm,水溫18—25℃,溶氧4.5毫克/升。
試驗結果:
黃霉素對鯽魚有明顯的增重效果(見表1)。
表1 黃霉素對鯽魚的促生長效果
組 別 |
試驗前均重(g) |
試驗后均重(g) |
每尾平均增重(g) |
增重率(%) |
SGR |
對照 |
14.6 |
17.6 |
3.00 |
20.3 |
0.62 |
黃霉素2mg/kg |
13.3 |
15.9 |
2.62 |
18.8 |
0.57 |
黃霉素4mg/kg |
17.9 |
22.9 |
5.00 |
27.9 |
0.82 |
黃霉素8mg/kg |
15.1 |
19.2 |
4.10 |
27.9 |
0.80 |
資料來源:《飼料博覽》,1999,11(8):22
黃霉素對草魚生長的影響
使用劑量:
4ppm
試驗魚:
越冬種草魚,平均體重70克,試驗組和對照組各設3個平行組,每組20尾。
飼喂條件:
室內循環水族缸,平均水溫19.8℃,增氧,每日兩次投料。
試驗結果:黃霉素顯著促進草魚增重,改善餌料系數(見圖2)
黃霉素對日本鏝魚促生長效果的研究
試驗處理:
分別設黃霉素5、10、15和20ppm組,魚促4號0.2%組及空白對照組,每處理3個重復,實驗期45天
試驗鏝魚:
健狀日本鏝魚,尾重1.4g左右
試驗條件:
水族箱容積50升,每箱20尾。日投餌為體重的3~5%,根據攝食情況調整投喂量,每天排污一次,換水量為50~70%。
試驗結果:
黃霉素改善日本鏝魚的生產性能,其中以15ppm組效果最佳(表2)
表2 黃霉素對日本鰻魚的促生長效果
處理 |
增重率% |
餌料系數 |
對照 |
118 | 1.60 |
黃霉素5ppm |
127.4 |
1.33 |
黃霉素10ppm |
167.9 |
1.34 |
黃霉素15ppm |
181.2 |
1.32 |
黃霉素20ppm |
155.3 |
1.38 |
魚促4號0.2% |
93.0 |
1.43 |
資料來源:〈〈飼料工業〉,2000年第4期
黃霉素在虹鱒魚的應用試驗
試驗分組:
設黃霉素4ppm、8ppm組及空白對照組,每個組2個重復,實驗期30天。
試驗魚:
虹鱒魚平均長19.6cm,活重142g,總尾數1.3萬尾。
試驗條件:
海拔2000m,降雨量3000mm,平均氣溫16℃,水溫14℃,每池面積42平方米。
試驗結果:
黃霉素顯著提高虹鱒魚的生產性能,其中以添加黃霉素8ppm效果最佳(圖1)
試驗內容:
測定黃霉素對弧菌(魚的病原菌)的最小抑菌濃度(MIC),以評估黃霉素的抑菌譜。
參試弧菌:
霍亂弧菌、創傷弧菌、溶藻酸弧菌
試驗結果:
表明黃霉素對弧菌的最小抑菌濃度<2微克/毫升(詳見表3)。
表3 黃霉素對弧菌的抑菌作用
黃霉素 (mcg/ml) |
霍亂弧菌(ATCC14035) |
創傷弧菌(APINFT99%) |
溶藻酸弧菌(APINFT99%) |
0(對照) |
生長(無抑制) |
生長(無抑制) |
生長(無抑制) |
2 |
無生長(受抑制) |
無生長(受抑制) |
無生長(受抑制) |
20 |
無生長(受抑制) |
無生長(受抑制) |
無生長(受抑制) |
40 |
無生長(受抑制) |
無生長(受抑制) |
無生長(受抑制) |
應用范圍及推薦劑量
應用對象 |
劑量(ppm) |
美路通添加量(克)/1000公斤全價飼料 |
|
美路通4% |
美路通8% |
||
鯉魚、草魚、鯽魚等 |
2-4 |
50-100 |
25-50 |
鰻魚、虹鱒魚等 |
10-15 |
250-375 |
125-188 |
請點擊鏈接下載瀏覽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