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-03-25
檔主:生意有好轉苗頭
周六,距離廣州歷來時間最長的活禽交易休市已經過去了20多天。在太和田心禽畜批發市場,經營廣西黎村雞的黎先生起個大早,準備迎來周末的生意高峰期。“20多天都在廣西家里休息,沒有賺到一分錢,現在再也不能偷懶啦。”說話間,正好有客人上門,敲定數目之后,就讓客人拉到市場一隅的宰殺點宰殺。
最讓黎先生欣慰的是,現在生意有了好轉的苗頭。“休市前,每日活禽銷售量約是正常情況的五成,而現在已經回升至六成,增加了20%。但是距離正常情況依然需一段時間。”
類似的情況也出現在其他市場,如在江村家禽批發市場,市物價局發布的統計信息顯示,上周江村家禽批發市場銷售狀況有所好轉,家禽日均交易量回升至7萬多只,比前一周的6萬只左右有了明顯的增加。據介紹,江村家禽批發市場日均交易量6萬只左右持續處于低位的表現,而上一周已經回升了近兩成。
交易量的回升,此時市場價格有了抬頭的跡象。記者了解到,前一周,全市活禽批發市場中,高端家禽的批發價格繼續保持穩定,中低端家禽的批發價格仍有所上漲,但漲勢趨緩,竹絲雞、麻黃雞的批發價格上漲一成左右。
心聲:養殖戶損失最大
對于政府的補貼,黎先生竟然表示,政府給補助半個月的租金就滿足了,批發檔口還補助5個人最低生活補助,那真是一個驚喜。“現在生意好了點,其實更需要補助的應是養殖場的雞農,如負責給他提供黎村雞的養殖戶,他這次回去了解到,一次性就虧本了十幾萬元,相比我們,檔主損失還算少的。”持有類似想法的還有太和田心禽畜批發市場的謝廠長,他告訴記者說,養雞戶是市場休市最大的損失者。
昨日中午,在黃埔一客家酒樓,記者看見招牌菜“豬肚包雞”已經恢復旺銷的狀態。市民不再聞雞色變,肉菜市場上雞販子也不再愁容滿面,在東川新街市,所有檔口恢復供應已經超過3個星期,市場管理人員徐健生告訴記者說,當下銷量已經恢復至七至八成。清明節廣州人都要買雞祭祖,市場交易將恢復正常。
來源:廣州日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