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-09-13
導讀:
自2018年非洲豬瘟疫情以來,生豬價格波動較大,頭部企業擴張迅速。及盡繁華,不過一掬細沙。事到如今,幾家歡喜幾家愁。生豬價格自今年年初開始持續下跌,時間和幅度都超出市場預期。我們認為,生豬價格繼續下跌空間較小,價格拐點需逐月跟蹤,相關指標可以及時驗證。
“生豬存欄的增加,帶動了飼料消費的增長。”全國畜牧總站站長、中國飼料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王宗禮表示,全國飼料糧用量預計將超過2億噸。今年1至8月,全國飼料總產量達到1.9億噸,同比增長19.1%,其中豬飼料產量同比增長62.6%。
能繁存欄指標
8月農業農村部公布的能繁母豬存欄數據環比下降0.9%,跌幅較7月數據繼續擴大。同時,8月樣本能繁母豬存欄環比下降2.88%,連續3個月下降。從養殖利潤和種豬補欄來看,我們認為能繁母豬一定會在某個季度大幅減少,當前能繁母豬淘汰比例相對保守。如出現單月能繁存欄大幅下降時,可作為重要參考信號。
能繁母豬存欄總量下降,但能繁存欄質量會有明顯改善。比如,截至6月底,新希望能繁存欄約為110萬頭,三元占比約為10%,計劃下半年三元母豬逐漸淘汰完畢;溫氏能繁存欄約為110萬頭,低效母豬占比也為10%左右,同樣計劃下半年全部淘汰。
養殖成本和利潤
綜合動態仔豬價格當前和飼料成本計算,目前外購仔豬育肥頭均虧損為1000—1200元/頭。根據當前仔豬價格、預估飼料成本及5個月后豬價13元/公斤計算,5個月后外購仔豬頭均盈利105元/頭。
我們認為仔豬價格是非常好的先行指標,若仔豬價格筑底企穩后,則市場價格繼續下跌概率較小。同時,考慮到飼料成本占生豬價值比重較低且波動相對小,因此仔豬價格變動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5個月后的外購育肥商品豬成本,進而影響豬價下跌空間。
出欄均重
豬肉供給受兩方面因素影響:一是數量,二是體重。我們認為二者是呈正相關的,因此豬肉供給的彈性才會超出市場預期。我們認為能繁母豬數量的下降是相對緩慢的,但體重下降速度卻是非常快的。出欄均重也是我們驗證豬價拐點的另一個指標。
從下圖可以看出,目前全國生豬出欄均重約為126公斤,遠低于4月的135公斤。我們認為由于上半年仔豬價格偏高,疊加當前豬價水平,生豬出欄均重有進一步下降空間。2019年3—9月華中、華南區域受非洲豬瘟疫情影響,生豬出欄均重處于異常值,參考意義不大。
豬價過度下跌背后的原因
產能或許被低估
當前豬價忽視各種利好信號,一再下跌,不禁使人要問:生豬的產能到底有多少啊?這個要從2方面來看。
一是根據統計數據來看,生豬產能已全面恢復。但是數據統計往往是針對養殖場和企業來說的,散戶的數據往往統計的并不準確。而生豬養殖一直以散戶為多,雖然近幾年,國家大力發展規模養殖,規模化率也在不斷上升,但是散戶占比重仍然很大,所以真實的產能可能要遠大于統計的數據。
二是集中踩踏。因為散戶占比比較大,而往往散戶也最經不起波動。豬價不斷下跌,散戶虧損嚴重,很多被迫出欄,退出市場,于是很容易造成踩踏出欄,豬價深跌不止。
消費或許被高估
之前我們說過,今年以來消費的提振普遍比較有限,但是下半年要好于上半年,就拿中秋、國慶來說,隨著消費的提振,牛羊肉價格就有所抬頭,說明市場還是有一定的消費能力。但是為什么說豬肉的消費可能被高估了呢?拋開飲食習慣等問題也有2方面的考慮:
一是壓欄導致豬多肉更多。在豬價高時,一頭豬每多重一斤就會多賣一些錢,于是很多養殖戶為了追逐利潤,開始壓欄,甚至有的直接買來成豬再育肥到大豬。這就造成了在同樣產能的情況下,市場要承受更多的肉量。而顯然消費下降,而肉量增多,所以提振不明顯。
二是豬肉等菜品價格并不低。例如像肉包子、飯店的豬肉菜品等,當初因為豬肉價格高漲也都紛紛提價銷售,而當前豬肉價格已回落,而這些產品卻依然并未降價。再加上疫情導致餐飲消費普遍走低,而飯店又是豬肉消耗的大頭,餐飲消費走低也導致豬肉消費難振。
豬價是否跌到底
豬價深跌的另一方面,也是養殖端正在加劇洗牌。但不管怎么說,這波豬周期太過猛烈和慘烈。農業農村部近日印發《生豬產能調控實施方案(暫行)》,其中規定以正常年份全國豬肉產量在5500萬噸時的生產數據作為參照,設定能繁母豬存欄量調控目標,即能繁母豬正常的保有量穩定在4100萬頭左右。這也意味著,后續各地將會按照方案中能繁母豬的存欄進行調控。
國家出手調控,這是否意味著當前豬價已到底,要止跌企穩了呢?這恐怕還未必。調控方案針對的是整體及整個周期來說的,其目的是為了防止在豬價過度下跌時,能繁母豬產能受損而導致來年再出現產能下降,豬價高企的現象。而當前過剩的產能一方面要看各地收儲工作陸續開展的情況,另一方面還要靠市場自身去淘汰、洗牌。所以,當前的4-5元豬價恐怕還要再徘徊一段時間。
而更令人擔心的恐怕不止是當前的豬價,明年3~5月份豬價走勢可能更為艱難,因為根據能繁母豬存欄推算,那時出欄仍然會處于高位,而那時又是全年的消費淡季,豬價恐將再一次迎來挑戰。
結論
綜合考慮能繁母豬淘汰進度及出欄均重,生豬價格企穩反彈仍需要一段時間,重點關注明年5月份時間節點。另外,仔豬價格是很好的先行指標,有助于我們提前判斷未來5個月的市場價格。
轉自飼料行業信息網,侵聯刪。